天台道统:道教慈善活动特点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来源: 天台道统 浏览量:2058次
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少看见道教的慈善活动?佛教整天放生,祈祷,救灾,难道道教就没有这样的慈善活动吗?其实道教的慈善活动相当多。
许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少看见道教的慈善活动?佛教整天放生,祈祷,救灾,难道道教就没有这样的慈善活动吗?其实道教的慈善活动相当多,而且相当有特点,不过道教慈善活动就在日常生活中,低调平实而已。最近北京道协和残联的一次发布会上提到的“浙江临海城隍庙监院赵嗣一道长和爱心道众捐建残疾人扶贫基地仪式在京举行”就是道教诸多慈善活动中的一个实例。
不过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记者的提问非常有趣:“道教的修行人不是都不出名吗,你这样高调是什么样一个状态?”这个问题显然是对道教修行十分缺乏常识的人才会提出来。
《太上感应篇》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我们道教的修行人,仙道贵生,以齐同慈爱为本,所以行善是本分,惟道是从,纵然隐圣显凡,其实形式不拘。
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是道教协会和残联联合,目的也是向大家表达一个道教的心声,我们看上去行为高调,那是世人的准则。对于我们道人而言,不过是诸多行善行动中之一。其实我们道教许多宫观时时刻刻都有许多类似的活动,一般来说过于平常低调,也没有必要搞得那么轰轰烈烈,故不为世人所知的。但是人们仔细观察会看到感受到并且亲身体验到。
另外修行人无论做什么,都要勇于在各种环境下磨练心性,我们道教南宗法脉紫阳真人的《悟真篇》里就有“以事练心”的说法,如果一个人连行善这样的小事都会影响到自己的修行生活,那说明更加需要多做事,而且修行经验告诉我们:在某一段时间内,到社会的风浪中修炼的效果,往往比在深山里还好,这是我们自古至今的经验。
这个联合发布会活动,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道教慈善活动更为接近人类的生活细节,对生命的巨大关爱,以及我们道教慈善活动特点。道教的慈善方向比较实际,切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从来不搞那些大而无当,虚空无凭,缥缈无际的行为。其实,可以这样形容我们的道观,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具有专业技能慈善家的活动中心,每一个道人所接受的道法术不同层次的训练中,慈善行为占主要部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个道人不仅仅慈悲为怀,而且都是具有对生命有着深入研究并且独具特殊技能专长的慈善家。这一点信不信由你,不然你可以到南宗的道观里观察几天。
我们道观因为这样的道人,所以每日的日常活动,就是为大家提供各种道、法、术不同层次的慈善活动,包括治病,防病防灾,乃至有关人类生命升华的养生技术,都属于我们道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每个道人都在这些方面进行专业的训练,简言之及时修行活动的本身,也贯穿于慈善活动之中,这也就是道教南宗“以事练心”的内容之一,关于这一点以后类似场合我们还会有许多进一步的诠释。如果大家喜欢的的话,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tttbg.com
实话说,道教的慈善活动已经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已经使中国人受益良多,但是几乎从来都并没有张扬过。譬如从自然养生的角度出发,治未病的原则来看,日常的修炼是防治一切疾病和精神问题最好的方法,可以说像太极拳等推广活动都是和道教思想有关的慈善行为。譬如晚上洗脚,加些特殊浸泡的药酒,费用不过一元左右,按照100岁人均寿命的话不过36500元,而且一生的医药费可以大大降低。如果你生个病去医院花钱,甚至开个刀,化疗,或者糖尿病等,就大大超过此数。所以我们推行的是自然养生法,看上去平常,效益却大,难道这些不都是慈善活动吗?
还有,桐柏宫每年免费发送的药酒“蠲痹露”等都是解决实际关节风湿骨痛问题的,而且这些是针对贫苦人群设计的药酒,效果很好,使用方便。还有治疗鼻炎,头痛等常见病,甚至我们专门研究糖尿病精神病的防治方法,都是慈善事业的一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来精神问题突发现象,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已经取得许多成果,假如有大力支持者,我们的许多成果都可以推广到全国。还有地震水灾难民疾病问题,我们都设计相关的药物套装,解决问题为上,求实为要,不做虚事。
即使修行活动的本身,大家一定要明白,修行不是简单持斋打坐严守清规戒律而已,这里面还包括大量的善行也是修炼的一部分。善行可以使人明道,修行必须贯穿于慈善行为之中,这也就是道教南宗修炼法脉核心“以事练心”的内容之一,关于这一点以后类似场合我们还会有许多进一步的诠释。如果大家喜欢的的话,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
就道教的慈善活动总结一下:
一、道教的慈善活动属于个性化精准型的服务,譬如说治病防病中医药等方面,甚至命理研判等,没有其他宗教那样可观性强,但是十分受用。
二、道教的慈善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人参与,并且具有相当道学修为,也可以说是与修行同步的慈善证量:你的善念和你的修为并专业浑然一体,才能产生有效的大慈大慧的行为。
三、念经,放生,捐赠布施,和其它类型的慈善行为都属于发善行善的我念,而究竟是否起作用,也还需要操作得法,尤其是操作者的修为起作用,而道教的慈善活动往往可以使善念高效直达受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