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您好!欢迎来到温州苍南道教协会官方网站
  • 道籍认定查询:
玉苍问道:
  • 道教刊物
  • 全社会道教著作
  • 苍南道士

    苍南鲸头杨府殿的楹联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1498次
    鲸头杨府殿的楹联,绝大多数对偶工整,书法优美,内容丰富。本文不是对鲸头杨府殿所有楹联的句法、声韵、对偶字句的详细破解,而是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楹联加以分析,并对一些文化现象、历史背景加以讨论,以进一步探究“杨府信俗文化”的传播轨迹。

     林子周

            楹联,民间也称“对联”、“联对”。它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鲸头杨府殿的楹联,绝大多数对偶工整,书法优美,内容丰富。本文不是对鲸头杨府殿所有楹联的句法、声韵、对偶字句的详细破解,而是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楹联加以分析,并对一些文化现象、历史背景加以讨论,以进一步探究“杨府信俗文化”的传播轨迹。

    我们经过鲸头杨府殿的必经之路——龙船路入口山门时,就看到山门的第一对楹联:

    金殿巍峨狮吼凤鸣登宝座

    玉容赫濯龙吟虎啸出天台

    “金殿巍峨”指鲸头杨府殿的建筑高大壮观,“玉容赫濯”指杨府爷的神像威严。赫濯:威严显赫貌。“狮吼凤鸣登宝座”与“龙吟虎啸出天台”之句出自:“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法座;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这是佛教天台宗的楹联。用“金殿巍峨”代替“九品莲花”,用“玉容赫濯”代替“三尊金相”也是很合适的,平仄韵也一点没错。原句中的“天台”,指的是浙江天台,而鲸头杨府殿中的“宝座”对“天台”,这里的“天台”成了虚指。

    浙江天台有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儒、道、释三教在历史上交相辉映,素有“佛宗道源”之称。如果从民间信仰的本义上说,历史以来,民间信仰确实是儒佛道三教的糅合,杨府殿民间信仰也不例外。

    山门两边外侧的第二对楹联是:

    灵岩洞天龙门有缘留我住

    陶山福地圣光无语 任 君求

    山门两边内侧的第一对楹联是:

    义气爱民位镇鲸山同日永

    精忠报国庙临龙水并天长

    这一对,是出钱建造山门的信士请人撰写的。“义气爱民”是写杨府爷能保佑民众,而且非常义气。解读当地的民间故事《两个杨府爷》[1][1],才知道神灵杨府爷是比较说义气的。“鲸山”:就是鲸头山,指鲸头地方,与下联的“龙水”对应。环绕于“鲸山”之前,就是流向东海的青龙江江水。“精忠报国”一语,更多的让人想起的是宋代《杨家将》。因此,笔者认为,鲸头杨府爷信俗,从楹联文化上看,就有着多重文化的整合,而不仅仅是杨府殿本身。

    山门两边内侧的第二对楹联是:

    千里迢迢不嫌你三支香烛

    一心恳恳应赐其两字平安

    这是对远来香客的良好祝愿,说明神灵杨府爷对香客没有任何要求,凡是有心来杨府殿烧香的香客,就是三炷清香一支蜡烛,杨府爷同样会“祝你平安”。其实,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个神灵是不会向信众要钱要物的。以神灵名义,向信众要钱要物的,大多数是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术士在蛊惑人心。

    杨府殿主殿主入口的前面有个门台,门台两边有一对楹联:

    泽被苍生楹联双柱酬万古

    恩沾黎庶感我五内有二天

    下联中的“五内”是什么,就是轮流主祭的五扇(第一扇,鲸头内;第二扇,鲸头片;第三扇,三峰村和梁峰村;第四扇,石岗下片平等自然村、民主自然村;第五扇,山前村和凤山村)。“二天”,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天”、“两天”,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两重天”,就是说神灵杨府爷特别庇护这里轮流主祭的五扇信众。

    主殿入口的戏台前面,还有这么一对:

    道成陶山几百载神灵赫濯

    法显唐帝亿万家顶祝馨香

    这一对楹联与山门两边外侧的第二对楹联“灵岩洞天龙门有缘留我住”、“陶山福地圣光无语 君求”反复说明,鲸头杨府殿杨府爷神灵来自瑞安陶山,也就是说鲸头杨府殿杨府爷就是唐代的瑞安陶山杨府爷

    陶山是中国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二十八福地。唐道士司马承祯所编《天地宫府图》等书中就有“陶山,在温州安国县(当为安固县,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隐居此处”。瑞安陶山,就是因为相传陶弘景曾隐居此处而得名。

    陶弘景(456年~536),字通明(陶山的白云山上还有“通明泉”),号 华阳 居士,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陶山寺庙中,尚留有清人撰写的名联:“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

    鲸头杨府殿与上述的中国道教名山名人相结合,就显得特别厚重,特别有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有影响力。

    楹联中“灵岩洞天龙门有缘留我住,陶山福地圣光无语 君求”,“灵岩洞天”对“陶山福地”,从楹联的对仗上说,很工整。灵岩古洞虽然不是道教中的“三十六洞天”,却是当今民间信仰的宝地。“ 君求”这里的“君”,指的是信众;而“留我住”的“我”却指的是杨府爷。再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以杨府爷的名义写这一联,这种手法不多见,比较有趣味。

    主殿入口的戏台前面的第二对:

    杨府圣殿地动神州民富国强 

    灵岩古洞水分经纬世界和平

    这一对楹联意思比较不好懂,大意是在祈求“民富国强”“世界和平”。但上联的“地动神州”与“水分经纬”虽然对仗工整,但理解起来有点困惑。上联大意是说,杨府殿的神灵护国佑民,让神州大地国富民强;下联大意是说灵岩古洞流出的水,“经纬分明”,神灵能准确地评判好人与坏人,让好人得到好报,让坏人得到恶报(从而不敢做坏事),让世界更加太平。

    主殿入口的戏台前面的第三对:

    喜迎圣殿瑞气缭绕百事顺

    乐来烧香祥光普照万代昌

    这一对中的下联“乐来烧香”的“来”、“ 香”全部是平声,如果把上联全部改为仄声,把下联全部改为平声也可以。如果是这样,“喜迎”两字就要改为“喜到”(开头第一字“一三五不论”)。下联的“普照万代昌”的“照”、“ 代”又要改动了,要改为平声的字。如果都不改动,“缭绕百事顺”与“普照万代昌”的平仄韵,有一定的出入。上联的“绕”、“事”,与下联的“照”、“代”全部是仄声,韵律上出现问题。但有书刊也认为十一字以上的楹联句属于长联,只要上联尾个字是仄声,下联尾个字是平声,而且句中的词与词的意思能对偶就可以了。这种说法让楹联的律格放松了许多,因此,诸多楹联行家不认可。

    戏台上面,还有一对联:

    喜看舞台群英聚会

    笑迎艺苑百花盛开

    这对楹联,完全是为戏台而做,没有一点“封建迷信”味道,而且非常完美。读来顺口,听来顺耳。此联古今合璧,还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含意,不失是一对好联。

    戏台内边走马楼上,一对长联更传神:

    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江山

    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事业

    “平方地”指的是小小戏台,可以代表“万里江山”;“顷刻间”就是一场戏,或者一会儿,可以演过“千秋事”——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事情,这一对也写得非常好。

    戏台正面还有一对长联:

    鲸头大舞台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

    杨府小天地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戏中人

    原来的老戏台有一对很短的联:

    六七人百万雄兵

    三五步走遍天下

    这对楹联虽短,但意义形象而深远。

    以上四个对子,都与民间剧团的演出有关。无论是十七字的长联,还是七个字的短联,都写得很不错,反映了民间剧团的演出在庙会、祭祀活动中所占的特殊地位,说是娱神(做戏给神灵看),实为娱人。

    有趣味的是,戏台上的两边还有这么一对:

    个体经商胸怀四海

    独家经营誉满三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刚刚改革开放,苍南县作为“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是个体经济出了名的一个县。这个时期,个体经商能闯四海,赚大钱,也是不简单的。个体户赚了大钱之后,他们更感激党的好政策,感激神灵的保佑。于是就在神庙上留下了这一楹联。这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烙印,反映在杨府殿的戏台楹联上,还是比较罕见的。

    走进主殿,楹联更多,除了主殿正中的两支是浮雕龙柱无法挂上楹联外,有的柱子挂了三面的楹联。有这么几对楹联值得一提:

    庙貌仰巍峨堂构维新功垂万世

    神灵昭赫濯蒸常不替泽荫四方

    这是一对1994年写的联,“堂构维新”是说巍峨庙貌焕然一新,出资建设者“功垂万世”。1994年,原来的杨府殿被大火烧了,后来重建,成了今天如此规模的大殿。

    风调雨顺且喜杨府圣王显斯地

    国泰民安歌颂政通人和乐生平

    这一对联能把当地杨府爷的民间信仰,与改革开放、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形势用对仗的句子写出来,很不容易。

    主殿的最边一对楹联是写签诗:

    上圣显赫名闻浙南闽北大地

    签诗灵验预卜腹中阴阳奇兆

    签诗,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当前有人统计,大陆有800多种签诗。其中观音100签、观音60签、关公签最多。签诗的内容,传播着中国儒佛道三教文化的精华。

    主殿上杨府爷塑像两边有两对楹联,中间的一对楹联是:

    父子一家皆得道

    兄弟十洞赐封侯

    这是根据对杨府爷民间传说写的联,瑞安陶山也有这么一对,是古联对,这是对杨府爷一家最高的赞美。

    外两边的一对楹联是:

    七星耀处山河朗

    一剑飞来海宇清

    是说杨府爷成神以后,法力无比,手持七星剑,能使海宇平静、山河明朗。其实这一对联的出处在云南的铜殿。铜殿供真武大帝,铜殿还悬“七星宝剑”一把,为真 武帝 君的镇山法宝。铜殿原对联是:

    威武镇南滇,七星耀处山河朗
    神灵钟北极,一剑飞来海宇清

    这一楹联的上联去掉前句“威武镇南滇”,下联去掉前句“神灵钟北极”,就成为:“七星耀处山河朗,一剑飞来海宇清”。这一对联,放在杨府殿上十分合适,特别能够说明杨府爷是一个海神。

    主殿之后有“葛氏太宫”。“葛氏太宫”比主殿还要高,共七间,两边间是小间。主祀葛氏娘娘、陈靖姑,还有杨府爷十个儿媳妇塑像及其八个女部下,没有一个男性的神灵塑像。这里同样有很多楹联,最有代表性的是这么一对:

    仁风远播四海群黎同沾福泽

    懿德长存十方社里咸颂升平

    懿德(yì dé ) :本义是美德。懿:指美好。懿德,这里特指妇女的美德。因为这个后殿塑的神像全部是女神的神像,所以说的是妇女的美德。

    杨府殿东边,还在一座神庙,名“杜三侯王”(又名地主庙)。据碑文记载,大宋年间,曾建“杜三侯王”庙于鲸头埠头,清咸丰四年(1854年)移建于岷山南麓,几经变迁后,于1992年扩建杨府殿时拆建于杨府殿东首,成为杨府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有几副对联质量比较高。如:

    神功显威灵植福自然得福

    圣德昭赫濯求财必定得财

    我们无法确认“杜三侯王”的身份,从这一对楹联看,民众已经把它当成财神爷了。正堂上的大扁额还有“民丰物阜”四个大字。

    海晏河清人杰地灵千古绩

    风调雨顺民安物阜万家春

    这两对楹联,不但韵律优美、对仗工整,而且还能把本质的东西写出来。从字面上看,如果说杨府爷是一个海神的话,“杜三侯王”与杨府爷已是属于同一个系列的海神。楹联中的“海晏河清”对“风调雨顺”,对得很好。“人杰地灵千古绩”与“民安物阜万家春”也很妥当。形神独具,不失为一对好联。

    但“杜三侯王”是什么神,没有记载,就是瑞安陶山也没有这个神灵。当地文化名人杨仁育老先生认为:杜三侯王的来历,一是说为纪念晋时杜预杜预,字符凯(222年~284年),京兆杜陵(西安东南)人;一是说为纪念瑞安杜山头杜天官后裔(待考)。鲸头杨府庙十月十五庙会,要请邻庙杜三侯王圣驾来杨府庙看戏,仪式非常隆重,称其“请香案”(也称“抬香案”)。据鲸头村九十五岁老寿星黄加位老先生讲述:“少时就听祖上说有‘抬香案’惯例,传至今天。”可见此惯例远远超过百年历史。

    杜三侯王庙属鲸头三扇管理,此庙正月十三灯上殿至十六灯落殿。立于“杜三侯王”庙上的石碑和这一对楹联还可以证明,“杜三侯王”庙已经成为杨府殿总体建筑的一部分,“杜三侯王”也已成为杨府神灵体系之一。

    秦国丞相李斯在呈秦始皇的《谏逐客书》中,这样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说: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雄伟。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微的溪流,汇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浩瀚。鲸头杨府信俗文化之所以如此繁荣,从楹联的内容上看,它大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教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充实新的内容,并逐步得到了弘扬光大。


     
    责任编辑:
    1.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首页 苍南道协 道教新闻 每日经文 道教文化 道教百科 苍南道士 苍南宫观 全国宫观 玉苍问道 人间道教 苍南道教图片 道教影音 在线留言
    地址:温州苍南灵溪镇02小区9幢1单元302室 电话:0577-64776386 Email:cndj0577@163.com
    版权所有: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道教协会 技术支持:苍南君祺网络 浙ICP备13034069号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3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