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0日 浏览量:1648次
从音乐角度来看,全真派音乐,主要用于各种仪式活动中,以古朴、典雅为其基本属性;正一派音乐,尤以斋醮音乐为其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性,千姿百态的艺术性为其特点。受地方民间音乐的影响,正一教音乐通常显露出很强的地方民俗性。
浙江道教音乐,和全国道教音乐一样,基本分两路,一路为全真派音乐,以修身养性为其特点;一路为正一派音乐,以斋醮、符箓见长。从音乐角度来看,全真派音乐,主要用于各种仪式活动中,以古朴、典雅为其基本属性;正一派音乐,尤以斋醮音乐为其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性,千姿百态的艺术性为其特点。受地方民间音乐的影响,正一教音乐通常显露出很强的地方民俗性。
苍南正一道教科仪音乐,源于江西龙虎山道教科仪音乐,明代自闽南传入,与温州的南戏音乐、瓯剧音乐、浙南民间小调等互相渗透融合后,形成了独特的苍南正一派风格,成为苍南正一派道教配合“延生”(祈福与驱邪)、“拔亡”(丧葬的科仪与做功德)两类斋醮科仪的伴奏、伴唱音乐。
苍南正一道教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独唱(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齐唱、散板式吟唱和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在法事过程中,音乐演奏可根据法师在供香、步罡、绕坛、礼拜等许多宗教仪式动作的需要,采取坐乐和引乐的形式演奏,并能根据变化动作的迥异,灵活地在音乐伴奏中加以旋律润饰、加花、变奏等,以协调出坛法师的动作。有旋律优美恬静的赞神歌、音韵庄严肃穆而飘渺飞翔,表现神降临时超然飘逸状态的祈神音乐、节奏欢快、热烈,象征神仙世界的幸福生活或表达人们迎神的喜悦之情的悦神音乐、曲调雄浑威武与召神镇煞的紧张萧杀气氛相一致的镇煞音乐。音乐中保存着【黄蜂出洞】、【顺和调】、【宣经偈】等道教传统音乐原始曲牌,【将军令】、【十八拍】、【水龙吟】等民间音乐曲牌和【步步娇】、【望妆台】【山坡羊】等温州南戏的传统曲牌,不仅较好地保存了传统道音乐的主旋律,在行腔、旋律、装饰(加花)方面有机揉和浙南民歌、南戏等音乐特点,具有较强的地域音乐个性。2009年,苍南道教音乐以《道教音乐(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名称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
责任编辑:
1.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