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名字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3日 来源: 道教常识 浏览量:1026次
宋代后,因“易象占法”的江湖化而演变成为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梅花易数的编纂者在编撰梅花易数的过程中,编纂演化出了康节先生观梅的故事,至此“观枚占”正式变成了“观梅占”或“观梅数”
在百度贴吧里,曾经有人问起《梅花易数》为何称为梅花易数,当时做了一些回复,但最近找那个帖子找不到了,因此把这个回复转到龙隐版里来,与大家一起学习:《梅花易数》名称的演变,实际上是符合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历史的层累说的,上溯到汉代以前,易占中有枚卜之法,是以竹片为卜,以竹青竹黄而分阴阳的占法,以兆法五行及四象八动占法断验,关于“枚占”,在归藏易中记载较多,如王家台秦简《归藏》简文中所载的:“大过(依卦画当为小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小过曰:昔者伊小臣卜祧唐,而枚占仲虺,仲虺占之曰:不吉。过其门言者)”,其中的“攴占”,即是枚占之法。枚占法在后期的传承中,又被称为“观枚占”,
宋代后,因“易象占法”的江湖化而演变成为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而梅花易数的编纂者在编撰梅花易数的过程中,编纂演化出了康节先生观梅的故事,至此“观枚占”正式变成了“观梅占”或“观梅数”
责任编辑:本站综合
1.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